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第五期:血脈相連 同心守望 |
時間:2023-02-13 作者: 新聞來源: 【字號:大 | 中 | 小】
|

在延邊,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源遠流長,團結一家親的和諧民族關系已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在這里,全州各族人民血脈相融、心手相牽,共同書寫著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新時代答卷。延邊州人民檢察院來自不同民族,有著不同學習、工作經歷的檢察干警們講述了自己對于新時代下延邊州各民族融合的切身感受。近期,我們將通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欄陸續刊發,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們的心聲。 我來自浙江省的一個小山村,通過高考來到了美麗的延邊,從此在延邊學習、生活、工作了十余年,在民族團結方面有深刻的認識。“紅太陽照邊疆,青山綠水披霞光……”這首歌在我念小學時,村里的廣播中就總能聽到,非常熟悉,也成為了我了解延邊歷史的起點。延邊歷史是民族團結的歷史。延邊是我們黨最早建立黨組織的邊疆民族地區之一,早在1928年我們黨就在延邊地區開展建黨工作。在戰爭年代,延邊各族人民生死相依、并肩作戰,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贊歌。在建設時期,延邊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開拓進取,用勤勞和智慧實現了一次次偉大跨越。民族情感在歷史的洗禮中不斷得到凝聚與升華。十多年前我考入延邊大學,遠離家鄉,奔赴延邊。第一天來到延邊的情景歷歷在目,眼里是雙語對照的各式牌匾,耳里是雙語切換的路人交談,嘴里是石鍋飯和大醬湯,這些都成為了我了解延邊文化的途徑。延邊文化是民族團結的文化!皩幙腺u掉黃牛,也要供子女上學!笔茄舆吶嗣駥逃闹匾;隆重慶祝老人節是延邊人民對老年人的敬愛;伽倻琴彈唱、長鼓舞表演是延邊人民對歌舞的追求;秋千、跳板、足球是延邊人民對體育的熱情;延邊歌曲《桔梗謠》《阿里郎》更是傳遍大江南北。而這和中華文化的尊師重教、尊老愛幼、能歌善舞的文化品性是一脈相承的。延邊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紛呈,就在于它兼收并蓄,主動融入到中華文化之中,共同構成我們強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前些日子參加延邊州成立70年慶祝大會的彩排,在烈日下大家一遍遍的排練,群眾們一遍遍地觀看不舍離去,此情此景讓我突然感悟到延邊的發展是民族團結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民族團結事業取得新成就,延邊高質量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延邊大學門前的“美食墻”、帽兒山下的民俗村和恐龍樂園、公園路上行駛的BRT快速公交車……都是延邊民族團結發展的鮮活事例。正如公園小學學生李熙珠在采訪中說:“能為延邊的節日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感到非常自豪,希望家鄉延邊越來越好!比罕妭冊诹胰障掠^看的不正是對民族團結的認可,對延邊發展的自信,以及對未來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嗎?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定實現的根本保證,而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青年的接續奮斗。作為新時代青年檢察人更應該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斷提升政治素養、樹立法治思維、認真履行職責,以實際行動筑牢民族共同體意識,營造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良好氛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