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廣大群眾進一步了解檢察工作,延邊州人民檢察院與延邊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特別節目《你好,檢察官》,播出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五10:30-11:00。本月播出的第六期《你好,檢察官》節目中,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延邊州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張仙姬、金蘭兩位檢察官,共同了解“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
【主持人】兩位檢察官,你們好!
【檢察院】主持人好,聽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提到檢察院,有人會說:“那是個監督機構,咱老百姓是可以去那兒告狀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咱們老百姓反映的哪些問題是屬于檢察機關受理的,以及檢察機關對于受理的信訪件是如何辦理的。首先,可以介紹一下人民檢察院的信訪是指什么嗎?
【檢察院】人民檢察院的信訪,是指信訪人采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人民檢察院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控告、舉報和申訴,依法由人民檢察院處理的活動。我們第八檢察部作為控告申訴部門,是檢察機關的窗口部門,群眾信訪的接待、處理是我們的重要的工作內容。
【主持人】那么群眾的哪些訴求可以向檢察機關反映?
【檢察院】根據《人民檢察院信訪工作規定》以及有關法律法規,人民檢察院依法處理的信訪事項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不服人民檢察院處理決定的控告、申訴;反映公安機關偵查活動存在違法行為的控告、申訴;不服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裁定的申訴;反映判決、裁定的執行和監獄、看守所的活動存在違法行為的控告、申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國家賠償申請;刑事被害人或民事被侵權人及其近親屬提出的司法救助申請;反映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行為的控告;加強、改進檢察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建議和意見;其他依法應當由人民檢察院處理的信訪事項。
【主持人】除了群眾的信訪,如果是律師覺得自己的訴訟權利被侵犯,也可以向檢察機關提起控告嗎?
【檢察院】這種情形是可以控告的,受理此類控告也這正是我們12309檢察服務中心的職能之一,如果對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提出的回避要求不予受理、不依法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的、在規定時間內不受理、不答復辯護人提出的變更強制措施申請或者解除強制措施要求的、未依法告知辯護律師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的、違法不允許辯護律師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案卷材料的、違法限制辯護律師收集、核實有關證據材料等等,具體可以看看《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五十七條,一共有十六種情形。
【主持人】在提出控告后,檢察機關辦理的流程和期限是多久?
【檢察院】檢察機關執行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對于受理的信訪事項在7日內進行回復,告知我們收到了材料并轉具體承辦部門辦理。辦理信訪案件我們也是有法定時間限制的,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則的規定,需要在材料收齊后3個月內辦結,辦結后我們還會出具書面文書,給予書面答復的。
【主持人】說到“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目前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您能否向我們詳細介紹一下?
【檢察院】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履行檢察機關職責,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18年6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指出,檢察機關是政治性很強的業務機關,也是業務性很強的政治機關,要高度重視群眾來信的回復和辦理工作,絕不能讓群眾寄給檢察機關的信件“石沉大!。檢察機關要做到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要把這件事作為一項民心工作、政治工作抓實抓好。2019年1月17日,全國檢察長會議召開。最高檢黨組對全國檢察機關提出要求:對收到的申訴,各地都要在一周內回復。緊接著,第十檢察廳下發通知,要求深入貫徹落實最高檢黨組“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的要求,明確提出壓實工作責任,確保群眾信訪都在一周內回復、在三個月內完成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2019年3月,張軍檢察長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時,明確提出“將心比心對待群眾信訪,建立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和結果答復制度”。至此,這項工作在全國檢察機關全面推開。這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是檢察機關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實際行動,體現了檢察機關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的責任擔當。
【主持人】看來這些年,檢察機關為了解決群眾的信訪問題,真是下了很大功夫!您剛才提到“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要求“7日程序回復、3個月實體答復”,針對這一要求,您能具體講解一下嗎?
【檢察院】新修訂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和《人民檢察院辦理群眾來信工作規定》對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作了專門規定,明確了“7日程序回復、3個月實體答復”的要求!度嗣駲z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對于收到的群眾來信,負責控告申訴檢察的部門應當在七日以內進行程序性答復,辦案部門應當在三個月以內將辦理進展或者辦理結果答復來信人!度嗣駲z察院辦理群眾來信工作規定》對此作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負責控告申訴檢察的部門應當自收到群眾來信之日起七個工作日以內,根據群眾來信事項分別作出以下回復:(一)本院依法受理的,告知受理情況;(二)屬于本院管轄但材料不齊的,告知來信人補充材料;(三)屬于其他人民檢察院管轄的,告知移送情況;(四)移送同級其他機關或者信訪部門處理的,告知移送情況。負責控告申訴檢察的部門應當自收到群眾來信之日起十個工作日以內導入法律程序或者完成移送工作,移送群眾來信應當標明首次回復日期。各內設機構應當自收到移送的群眾來信七個工作日以內告知來信人,一般應當在收到移送的群眾來信之日起三個月以內答復辦理結果。三個月以內不能辦結的,報部門負責人決定,可以依照有關規定延長辦理期限,并告知來信人。所涉事項重大、疑難、復雜,在延長期限內仍不能辦結的,應當每個月答復一次辦理進展情況。
【主持人】在推動“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中,延邊州檢察機關都采取了哪些具體做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檢察院】全州檢察機關控申檢察部門嚴格貫徹落實高檢院“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要求,保證了來信、電話、網絡等渠道暢通,12309檢察服務大廳保持平安穩定,很好地維護了信訪群眾合法權益。所有來信來訪均依法及時分流,妥善處理。除了因無地址、無聯系方式、匿名等原因無法回復外,具備回復條件的群眾來信全部做到七日內程序性回復,有效回復率達到100%。全州檢察機關控申檢察部門切實落實檢察長閱批信訪案件制度,把落實“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作為“一把手”工程,重要信訪件逐級層報檢察長批閱后交辦相關部門辦理,對社會有重大影響、涉及利益群體較多的敏感信訪件由檢察長、分管副檢察長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研究決定分流處理。全州兩級檢察機關組建專門的“員額檢察官+檢察官助理”辦信工作組,對每一封群眾來信,均做到全面審查、細致分析,對存在爭議的問題主動聽取辦案部門意見,提出分流處理意見報分管檢察長審核決定。對于涉及重大復雜案件或存在重點難點法律問題的,檢察長或分管檢察長親自把關,組織分析研判和集體審查,并確定專人跟蹤后續辦理進展情況,積極減少和防止因處置不當發生信訪矛盾糾紛的事件發生。
【主持人】通過您剛才介紹的我們知道,要做好“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就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那做好“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對檢察機關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意義是什么?
【檢察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和長遠出發,準確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演進方向和規律,深刻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黨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根本上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實現國家治理和社會自治的良性互動,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社會發展。當前,隨著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的深入推進,人民群眾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要求更為迫切,期待值也越來越高,所提出的訴求日益復雜化、多元化。開展“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注重依法辦案和群眾工作的有機統一,注重情、理、法的有機統一,注重“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堅持目標引領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引導信訪群眾依法、理性、有序信訪,改變了過去辦信程式化、形式化、表面化傾向,必將為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產生積極影響。
【主持人】“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開展三年多來,能否談談您個人對這項工作的認識?
【檢察院】通過2019年來的實踐,我深刻感受到,“小信件”辦理聯系的是民心民意,體現的是工作作風,踐行的是為民宗旨,“小信件”內有“大文章”,“小切口”可以“破大題”。在推動這項工作的過程中,得到不少啟示,第一,“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是解決信訪難題的“金鑰匙”。信訪號稱“天下第一難”!叭罕娦旁L件件有回復”工作,通過明確辦理時限,壓實辦信責任,有效解決以往信訪工作中推來推去的“無限循環”問題,體現了“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為切實解決信訪難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第二,“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是提升檢察工作水平的“突破口”。群眾信訪是司法辦案的“晴雨表”,以辦好群眾信訪為“突破口”,可以撬動全州檢察機關工作作風的全面轉變,推動工作任務的全面落實,倒逼辦案質效的全面提升。第三,“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是檢察環節促進社會治理的“試驗田”。辦信的過程就是化解矛盾糾紛、減少社會戾氣、促進社會治理的過程!叭罕娦旁L件件有回復”工作,為檢察機關提升社會治量能力水平搭建了新的平臺,為立足檢察職能,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第四,“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是服務大局新的“發力點”。小信件里有政治、有大局、有民生,辦好群眾來信體現的就是檢察機關服務大局、為民司法的使命擔當?梢哉f,就檢察機關而言,辦信就是促發展,通過辦理群眾信訪更加充分了解、更加精準對接服務對象司法需求,提升服務發展的針對性實效性;辦信就是保穩定,處理信訪是維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好信訪,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是檢察機關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務實舉措;辦信就是辦民生,做好“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真事真辦、實事辦實,有效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持人】我們了解到,“12309中國檢察網”和全國檢察機關網上信訪信息系統2.0版也于2019年陸續正式上線,這兩個平臺的上線,對做好群眾來信來訪工作有什么促進作用?
【檢察院】“12309中國檢察網”于2019年9月正式上線,將原12309外網、舉報網等整合為一網、一窗口,設有網上信訪、未成年人保護專區、公益訴訟線索、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絡、人民監督員監督服務等7大板塊25項功能。2019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網上信訪信息系統2.0版正式上線,依托建成“最高人民檢察院12309檢察大數據中心”,實現上下互聯互通以及相關數據監測與展示,為7日程序回復、3個月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提供技術支撐!皟删W”正式上線運行,為實現檢察機關“一個窗口”對外提供服務,以及體現信訪工作中的信息化優勢起到了積極作用。
【主持人】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為切實做到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檢察業務兩不誤,檢察機關如何做好群眾信訪工作呢?
【檢察院】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延邊州檢察機關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在全州靜態管理期間,暫時關閉檢察機關來訪接待場所,引導群眾以來信、網絡和電話方式反映訴求。目前疫情趨于穩定,我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已恢復正常辦公。我們制定了恢復開放信訪接待場所方案,落實防護物資保障和疫情防控措施,配備了包括體溫檢測設備、護目鏡、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物品以及警戒帶等。對群眾來信一律先消毒再拆揀、分流和辦理。要求處理來信人員工作期間佩戴口罩和手套,且上下班兩次進行個人全面消毒。每日對接訪、辦信、熱線及辦公等區域進行全面清潔消毒,F在來訪可以通過電話預約;來了以后要查驗身份證,出示健康碼,測量體溫,當然,畢竟是疫情期間,我們也推薦您通過網絡、來信、電話等非接觸式的方式信訪。
【主持人】今年5月1日,與我們控申工作密切相關的《信訪工作條例》全文已公布并施行,能給我們簡要介紹一下該條例頒布的意義嗎?
【檢察院】《信訪工作條例》明確了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各級機關、單位及其領導干部、工作人員接受群眾監督,改進工作作風的重要途徑。
【主持人】那就意味著群眾的呼聲能更好地被聽到了,提出信訪是不是一定要本人親自到場?
【檢察院】可以不用親自到場,信訪可以采用信息網絡、書信、電話、傳真、走訪等形式,向各級機關、單位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這樣可以提高效率,省時又方便。
【主持人】那如果可以在網上提出信訪事項,是不是可以把問題反映得嚴重點、夸張點,更能引起領導的重視?
【檢察院】不是的,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客觀真實,要對所提供的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
【主持人】人多力量大,多叫幾個人去上訪,事情是不是能夠更快更好的解決?
【檢察院】也不是,上訪也是要注意的,多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訪事項的,應當推選代表,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人。還有,按照《信訪工作條例》的規定,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要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信訪秩序。
【主持人】信訪事項辦理的時限是怎么規定的,群眾們反映的問題多久才有結果?
【檢察院】信訪部門收到信訪事項,在1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在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最多可延長30日辦結。特殊的信訪事項根據法律規定的時限處理。
【主持人】如果對信訪處理意見不服的,應該怎么處理?
【檢察院】根據《信訪工作條例》的規定,對信訪處理意見不服的,可以在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請求原辦理機關、單位的上一級機關、單位復查。收到復查請求的機關、單位應當自收到復查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復查意見,并予以書面答復。如果對復查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向復查機關、單位的上一級機關、單位請求復核。收到復核請求的機關、單位應當自收到復核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復核意見。另外,如果信訪人反映的情況、提出的建議意見,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或者對改進工作以及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有貢獻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主持人】通過兩位檢察官的介紹,我們對“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以及《信訪工作條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們每月第二個星期五,都會相約直播間,一同了解檢察院的工作。感謝收音機前的聽眾朋友收聽本期的《你好,檢察官》,也感謝延邊州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張仙姬、金蘭兩位檢察官接受我們的專訪,我們下期再見。